杏彩体育官网登录最新版华北制药厂的建成,开创了我国大规模生产抗生素的历史,结束了我国青霉素、链霉素依赖进口的历史,缺医少药的局面得到显著改善。
华北制药集团公司前身华北制药厂是中国“一五”计划期间的重点建设工程。一五计划全国共安排大中型建设项目694个,医药工业在全部项目中占四项:抗生素厂、淀粉厂、玻璃厂和磺胺厂。在四个项目中,华北制药厂占其三,即从苏联引进的抗生素厂、淀粉厂和从德意志共和国引进的药用玻璃厂。1953年6月,华北制药厂开始筹备,三个项目于1955-1956年间先后破土动工,到1958年全部建成投产。
1953年,刚刚成立的新中国百废待兴。党和国家面对旧中国落后的医药工业和保障人民健康就医用药的迫切需求,将医药工业的创立和发展,置于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要地位——建中国自己的“大”药厂。
肩负重要使命的华北制药厂,从建设之初就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三个项目总投资7588.3万元,抗生素年生产设计能力82.5吨。
亚洲最大的抗生素厂,开始在华北平原崛起。它被称为新中国制药工业的摇篮,共和国的“医药长子”。
在华药,高76米的淀粉厂机械化提升塔是重要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当时石家庄的最高建筑。50年代初,建设这样一座相当于现在20多层楼高的建筑,难度可想而知。华药的建设者们和苏联专家反复论证,最终应用了一种全新的施工方法——钢制活动模板升模法,这个技术当时属全国首创。
而对于一个大型医药工业厂来说,难关还远不止这些。淀粉厂和抗生素厂相继完成工程建设后,一场我国大规模生产抗生素的会战,在这片热土旋即展开。
由于国内青霉素菌种选育事业起步较晚,国外又实施技术封锁,进口菌种昂贵的价格和水平极低的发酵单位,让华北制药厂下定决心要选育出属于中国自己的青霉素菌种。
1956年,复旦大学生物系微生物专业毕业的陶静之,结束了在上海三药两年的实习,一回厂便投入到青霉素的选种工作。1958年12月,陶静之和她的伙伴们克服重重困难,,成功选育出我国第一株青霉素菌种,发酵单位比进口菌种提高了34.6%,打破了苏联专家“在华北制药厂不可能开展选种工作”的断言。从此,结束了我国不能选育菌种的历史。
此后,华药又相继选出了10个青霉素高产低耗新菌种,培育出我国第一株链霉素和土霉素菌种,并在华药的菌种系谱里取消了外国标志杏彩体育,换上了XP(华北青霉素菌种)、XS(华北链霉素菌种)、XT(华北土霉素菌种)等代表中国的新的菌种代号,开创了生产工厂自己选育菌种的新局面。
1958年随着华北制药厂第一批青霉素下线,迅速带动了国内青霉素的普及和降价,极大满足了人民健康的需要。到 1978年,华药产品由最初的5种累计增加到75种;抗生素总产量从1958年的91吨增加到1978年的1655吨,企业初步具备了自身生产规模大、成本低的基本优势,为建成我国第一个大型抗生素生产基地奠定了基础。
1958年至1978年,华北制药厂通过开拓创新,消化引进技术,抓住菌种选育和发酵、提炼工艺条件的改革和优化,使抗生素生产水平步入当时国际先进行列。产品由建厂时的5种累计增加到75种,抗生素年总产量增长近20倍,初步奠定了规模和成本的优势。
1970年,华北制药厂中心实验室改组为抗生素研究所。抗生素研究所历年来开发投产的新抗有:杆菌肽、去甲基万古霉素、新生霉素、曲古霉素、春雷霉素、争光霉素、赤霉素、更生霉素、正定霉素、林可霉素、庐山霉素、平阳霉素、盐酸克林霉素和头孢菌素C等。1973年动工兴建抗癌药综合车间,建成后于1979年改产林可霉素。
1979年至1990年,本阶段的重点是企业转轨变型,实行经营承包,推行现代化管理,开展横向联合和技术转让,逐步加强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引进。产品品种累计增加到98种,抗生素总产量较1978年增加54%。自1981年开始,华药逐步开展跨地区、跨行业的横向经济联合,至1990年底,有紧密型联营企业25家。
1992年10月,华北制药厂对生产经营部分进行股份制改造,经定向募集后组建了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向社会公开募股,1994年华药股份公司在上交所挂牌上市,成为河北省首批上市公司之一。
2014年6月30日,《石家庄市长安区城区老工业区整体搬迁改造实施方案》正式下发。该搬迁方案显示,华北制药集团搬迁已经接近尾声,华药的10个搬迁改造项目中,已经有7个完成全部搬迁,剩余3个项目也在2017年前全部完成搬迁。
入选理由:新中国156项重点工业建设项目之一,苏联援建的我国第一个生产抗菌素的大型联合企业;曾是亚洲最大的抗生素生产厂,自己选育出的第一株生产用青霉素菌种,结束了我国青霉素、链霉素依赖进口的历史,为满足人民基本用药作出了重要贡献;办公楼是石家庄市区内保存规模最大、最完好的俄式建筑;淀粉塔曾是石家庄甚至是河北省最高的现代化建筑(76米),在全国首次使用升模法建造。
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作为老牌传统原料药企业,华北制药也在逐渐从原料药向制剂药转型升级,2010年9月和2011年底,华药的新头孢和新制剂项目分别投产,改变了华药的产品结构,使之由抗生素占主角变成了心脑血管、代谢类制剂和呼吸系统、抗癌药等新治疗领域产品多头并举,并在国内率先研发出纯度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重组人血白蛋白,成为继英国、日本两家企业之后第三家实现重组人血白蛋白产业化的企业。
据华北制药财报显示,2018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92.14 亿元,同比增长 19.52%;净利润 1.51 亿元,同比增长 703.03%。
访问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