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10月31日上海讯(记者黄辛 通讯员房树芬)今天,华东理工大学为庆祝新中国第一个抗生素制造工学专业创建60周年,举行了“生物工程创造美好未来”主题论坛,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永舫、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首席科学家陈代杰等500余名各界嘉宾、校友及师生代表齐聚一堂,回顾专业发展风雨历程,共议生物制造产业的未来。
1955年,新中国第一个抗生素制造工学专业在华东化工学院(华东理工大学前身)诞生,开创了中国自己培养抗生素制造工程技术人才的先河。该校马誉澂教授不仅参与研发新中国第一支青霉素,而且培养出中国首批副博士研究生,而且长期以来,这一专业被誉为“中国抗生素制造人才培养的摇篮”,为中国抗生素工业的建立和壮大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奠定了中国医药发酵工业的基础。
该校生物工程学院教授会主任张元兴教授指出:“现代生物制造已经成为全球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经过60年的发展,华理在这方面研究方向日益拓宽,从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越来越深入,在促进生物技术成果产业化和基础研究方面,不断取得长足进步。”
据介绍,从抗生素制造工学专业到以此为根基发展起来的生物工程学科,60年来,华东理工大学在这一领域创造了多个全国第一:1978年,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现代化生物反应器;1980年,抗生素制造专业调扩为全国第一批生化工程专业;1991年,筹建全国生物领域第一批应用基础研究的国家重点实验室;1991年,设置全国第一个生物化工博士学位授予点,俞俊棠先生成为全国第一个生物化工专业博士生导师,培养了全国第一个生物化工博士生;2002年成为第一批生物化工国家重点学科。多年来,该校建成了一批国家精品课程、资源共享课程、生物工程国家特色专业等教学品牌,培养出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胜利,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永舫,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首席科学家陈代杰“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刘昌胜,“2006影响世界华奖”获奖者张霞昌等大批杰出校友。
谈到生物学与工程学相结合的办学思想时,该校63届校友、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主任张嗣良教授说:“这种一开始建立起来的专业建设思想决定了60年来我们专业的发展特色与道路,由此形成的教材、教学方法、专业思想是国内其他学校相关学科建设的模板杏彩体育,成为我国独树一面的旗帜。”
依托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和国家重点学科,近5年来,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承担的国家“973”课题、杏彩体育登录“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重大研究项目及产学研合作项目数及经费数在国内该领域一直名列前茅,在多个研究方向上建立了自己的特色:在生物过程工程(发酵)研究方向杏彩体育,从1997年至今,共获得了4次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相关技术在企业推广应用,仅2013-2014年度帮助合作企业实现新增产值30.87亿元,为实现先进生物制造和过程的最优化和自动化作出重大贡献,为人们吃上放心药、廉价药、安全食品等奠定了基础;在生物催化研究方向,工业酶催化和定向生物转化不断革新传统工艺,获得2015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为建设“天更蓝,水更绿”的生态环境作出了贡献;在海洋生物技术方向,大菱鲆(多宝鱼类)迟钝爱德华氏菌活疫苗(EIBAV1株)是我国注册的第一个海水养殖动物活疫苗,有望使人类吃上无毒的安全鱼,填补了国内空白;在生物能源研究方向,用秸秆、稻草和微藻等可再生原料,生产液体燃料和化工产品,极具潜力,将有望替代石油等不可再生原料,造福国计民生;在动物细胞与组织工程方向,利用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生产的抗体、疫苗、抗癌药等在拯救生命、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微分析及生物系统工程研究方向,利用发明的基于微阵列技术的检测方法进行基因突变检测,杏彩体育登录在地中海贫血症的诊断中取得了显著成果。
“加快培育和发展生物制造产业,是中国实现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需求。让人高兴的是,走过了一个甲子,我们仍然有一个很好的前景。目前,我们基本上是面向生物工程做研究,涉及到医药、农药、化工等各领域。接下来,我们要沿着这样的方向,强化基础理论研究,做大、做强现有的过程工程研究,把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运用到制造工业中去,最终促进国民经济更好地发展。”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院长庄英萍教授说。
在纪念大会后的“生物工程创造美好未来”主题论坛上,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首席科学家陈代杰作了题为“从抗生素到生物工程”的报告,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许建和教授作了题为“生物技术创新的桥头堡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20年发展现状与展望”的报告。
访问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